偏鄉孩子苦得早熟 誰關心


王如玄/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(台北市)
2015-06-26 (轉載:聯合報民意論壇) 

那天,欣賞完原鄉部落孩子的母語歌舞劇演出,我濕了眼眶。但是,掌聲響起後,偏鄉孩子未來的人生舞台是否如他們的歌聲一樣嘹亮?

相較於台大學生對外募款一事,讓我想起了幾個在偏鄉家訪關懷的故事:

一位來自新竹五峰鄉的部落家庭,靠父母打零工,孝順的孩子選擇念護校,希望早點進入職場分擔家計。另一位孩子雖有音樂天賦,但父母離異,缺乏關愛,課後常在街上閒晃。第三位則是隔代教養家庭,患有氣喘的祖母臨時工作養家,家中只有一張床。第四個則是偏鄉部落的一對姊妹,長期生活在家庭暴力陰影下。

偏鄉,不僅是教育的問題,更是就業及就養問題,這群缺乏資源,卻不懂得如何對外募款及發聲的人,更需要大家關心。偏鄉孩子是有才華的,但實際走入他們的家庭,孩子的言談中透露出,他們對人生態度的早熟,令人心疼與不捨。因為家庭狀況,許多偏鄉孩子選擇放棄夢想、放棄學習,對他們來說,能有一份基本的工作技能、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,比升學來得更重要,這也許是他們認為唯一可以翻轉貧困的機會。

偏鄉孩子的願望單純又實際。如果教育可以改變弱勢的命運,或許我們要思考的是,在離開書本後的社會教育,如何串連更多的就業及就養等資源,為偏鄉孩子搭起人生的新舞台?